投稿须知
  《动物医学进展》原名《国外兽医学—畜禽疾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1980年创刊,主要刊载动物医学领 ...
新闻焦点 首页 >新闻焦点 >

南征北战 路在脚下

发布时间:2015-11-12 10:33:45

——蚕桑丝绸研究所助推陕西蚕桑产业发展侧记

  从过去陕西省农科院下属机构,到学校合并组建成为动物科技学院下设的独立研究所, 1958年成立的陕西省蚕桑丝绸研究所走过了57年的发展历程。曾书写了辉煌的历史:获国家发明奖1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三等奖15项,通过国家审定桑、蚕品种3个,通过陕西省审定品种7个,鼎盛期科技人员170余人。

  合校后,研究所人员流失严重,目前仅有科技人员10名。面对人员锐减的现状和蚕桑产业发展的关键期,蚕桑丝绸研究所全体人员勇于面对、共克时艰、“破冰前行”,他们立足陕西,南征北战,围绕陕南传统蚕桑业提质增效和陕北生态桑产业发展做文章,续写蚕桑产业新的辉煌篇章。

做大做强石泉蚕桑产业

  10月,记者随同陕西蚕桑丝绸研究所所长苏超一行来到石泉县,了解蚕桑产业发展情况。

  走进饶峰镇新华村养蚕大户李祖军720平方米的蚕室,本季饲养的20张蚕已进入结茧期。说起学校推广的省力化养蚕技术,李祖军连连点赞:过去是一人一次养一张(一张大概是两万五千只蚕),现在可以养3张,一年最多可以养到18张,而劳动强度减少了50%。去年养蚕7批次112张,收入14万多元。

\
推广的省力化蚕台技术大大节约劳动力

  石泉县人大代表、大阳村赖珍彩也是养蚕示范户,从养蚕能手成为远近闻名的养蚕专家。2014年,山西省养蚕户徐江平专门来她这里学了半年。“多谢学校专家,为我们提供优质抗病蚕种,无偿提供技术和消毒用品,还手把手教会我们技术。” 赖彩珍心怀感激。

  “男采桑,女养蚕,四十五天见现钱”。蚕桑作为主导产业,为石泉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农村脱贫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波动,蚕桑产业出现萎缩下滑趋势。

  如何稳定蚕桑产业,确保农民增收?蚕桑丝绸研究所抢抓国家“东桑西移”发展契机,针对劳动力短缺的突出问题,研究探索简易高效“345”蚕桑生产技术体系,即桑园建设关注品种、密度、树形三要素;管理做到机械作业、配方施肥、化学除草、间作套种;并大力推广小蚕共育、大蚕蚕台育、多批次养蚕、自动上簇、机械消毒五项简易养蚕技术。目前在全县建立了15个简易化集约养蚕示范点,辐射带动3000个养蚕大户。

  石泉县蚕桑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陈子培谈起学校推广的自动上簇技术,不禁伸出了大拇指:过去蚕进入成熟期,需要人工挑选上蔟,一张至少要请两个人帮忙,手脚还要麻利。现在塑料网格一铺,统一注射老化剂,蚕成熟了自动上蔟,两人就可以养20张,大大减少了劳动力成本和劳动强度。

  为了破解养蚕比较效益低的难题,抓好桑蚕业升级,学校专家与地方紧密合作探索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一亩桑园可多收入5000多元。目前石泉县每年利用桑枝袋料栽培食用菌2000余万袋,以桑园套种地膜洋芋为主的桑园复合经营3万亩以上,两项产值达1亿多元,超过农户蚕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用三合生态食用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冉龙富的话说,70%的杠木加上30%的桑枝,既变废为宝,让农民有了收入,也对木耳产量没有影响,可谓一举三得。

  科技示范有力让石泉蚕桑产业实现了效益倍增,年养蚕量从2006年共建基地的4万张增加到2014年的7万多张,蚕桑综合产值从5000万元增加到2014年的2.58亿元,一举成为西北蚕桑第一大县,并辐射带动陕西蚕桑产业升级换代和效益提升。目前,基地专家们集成创新的“轻简高效蚕桑生产系列技术”被陕西省茧丝办列为蚕桑强村大户工程示范推广主体技术。

同心谱写校地合作新曲

  走进石泉县蚕桑发展服务中心二楼,领导和职工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西面办公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石泉蚕桑试验示范基地的牌子赫然入目,办公设施、实验室和两间宿舍一应俱全。用中心主任韩燕明话说,共同的目标让我们携手前行,中心人员和专家们相处得就像一家人。

  2006年12月,学校与石泉县人民政府签署共建“石泉蚕桑试验示范基地”协议,第一任首席专家钱永华教授和现任首席专家苏超研究员及团队精心布局,中心抽调三名技术骨干紧密配合,引进优良桑品种,开展技术培训,推进科技入户工程,着力培育强村大户,谱写了校地合作新篇章。

  针对以往石泉夏秋蚕品种不耐高温,且病毒病发作严重的实际,专家及时引进了 “两广2号”新品种,避免了过去蚕农广种薄收乃至颗粒无收。近两年,专家们又引进了抗病的“HK2号”。养蚕大户杨先翠说:“今年养的‘HK2号’整齐、发育快,结的茧子比‘两广2号’还大,关键是没病。一斤买到了18元。”

  俗话说“养好小蚕一半收”。饲养小蚕容易感染疾病,成活率较低,技术难度比饲养大蚕高。专家和中心携手合作,在每个镇设立“小蚕共育”点,引导蚕农开展小蚕共育,全面提升养蚕技术和水平。

  “现在好了,小蚕都不在自己家里养,有专业技术人员给我们喂育,二眠起后才拿回家,既省劳力又省费用,还能在家周围多打十几天的工,实现了打工挣钱、养蚕创收两不误!”刚领完小蚕的新华村养蚕示范户秦宁奎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不仅是养蚕户尝到了甜头,石泉县蚕种场场长陈爱春也深有感触。她说:“双方合作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人员虽然换了几茬,但合作关系持续并稳固发展。”

  上世纪90年代初,石泉县蚕种场正式开始生产,当时蚕桑所李焕文老师背着铺盖来到蚕种场,担任技术总监。前任所长钱永华更是以其扎实的工作和过硬的生产经验技术赢得了石泉蚕桑行业上下的好评,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宋新华、薛三勋、李玉平、朱光义等专家手把手教会了蚕种场人员自繁自育生产原种、原原种和杂交种。蚕桑所张百忍调过去当了8年场长。蚕种检疫期人手不够,一个电话,蚕桑丝绸所肖乃康老师就来帮忙,从早上8点忙到晚上6点,中午都不休息,俨然就是蚕种场的一员。遇到气候、温度变化异常,蚕种场及时联系专家,双方共同走访调研,现场解决问题。

  投之桃李,报之琼瑶。蚕种场也给予了蚕桑丝绸研究所极大帮助。为专家们提供办公场所,每年开展200多个蚕种试验研究,冷库免费让蚕桑研究所使用。

  多年来,双方在蚕桑种质资源保护、新品种选育等方面通力协作,成果丰硕。选育出的陕蚕系列品种成为北方蚕区主要当家品种(其中陕蚕三号、四号被认定为国家级蚕品种)。其中,“陕蚕6号”就是与石泉县蚕种场合作的成果。陕桑“305”等桑树新品种推广,蚕种场也是功不可没。

\
选育的三倍体桑品种陕桑305

积极开发陕北生态桑产业

  征尘犹未洗,又闻战鼓催。

  “蚕桑要转型,不能在一根丝上吊死”。桑树全身都是宝,桑叶营养物质丰富,不仅能为家蚕、畜禽提供优质饲料,而且能深加工成桑叶茶等功能性饮品或保健药品,桑树多元化利用与产业化开发前景广阔。

  如何立足干旱半干旱生态环境,发挥桑树在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方面的特殊效果,实现桑树与畜牧业的有机结合,增产增收?蚕桑丝绸研究所将目光投向了陕北,着力打造生态桑新产业,推进蚕桑产业多功能、多元化,实现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

  蚕桑研究所在子长县、绥德县和榆林市榆阳区建立了蚕桑试验示范点,指导当地建成生态桑园60多万亩,开展了生态桑栽培收获技术、桑草间作套种技术和生态桑品种改良、饲料桑品种选育等研究,在农民增收、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推动陕西乃至西部地区桑树生态产业的大发展,成为全国借鉴的典范。

  2003年,专家协助地方在绥德县白家硷乡西贺家石村和赵家砭村在退耕坡地建立桑草间作生态示范桑园2000亩,中间套作紫花苜蓿草,让昔日山坡做到了“水不出沟,泥不下山”,过去的黄土高坡,如今郁郁葱葱,处处充溢着绿意。

  生态效益理想,经济效益也不能差。在专家的指导下,2011年,子长县南沟岔生态桑经济收入每亩从不足500元提高到2000元。毛家河村示范户王伟高兴的说,20多亩坡地桑园除了国家退耕还林补助外,养蚕卖茧和栽培食用菌一年收入5万元以上,可比外出打工强。

  榆林市鸿鑫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康克昌说,沙地生态桑作为治理沙漠和发展牛羊饲料的现代农业模式示范,每亩收获的嫩枝桑叶可以饲养1只羊,而沙化草场30余亩才能饲养1只羊,增收效果明显。

  子长县蚕桑开发中心主任南学平表示,2014年子长县能批准为陕西省唯一的蚕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桑丝绸研究所长期以来的技术支撑和支持功不可没。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薛忠民等连续8年长期驻点技术指导,给子长县蚕桑产业发展给予大力支持。作为子长县发展蚕桑产业技术依托单位,苏超、薛忠民等专家每年至少来培训和指导4-5次,使子长县蚕桑生产技术和产业化发展始终保持先进水平,成为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蚕桑产业的先进典型。

  榆林市蚕桑工作站站长张钟强对专家的吃苦耐劳,赞不绝口。“苏超、薛忠民、焦锋等专家让我们太佩服了。2个蚕桑试验示范基地不是黄土高坡就是风沙地带,他们迎风沙、顶烈日,实地开展试验和调查,带动效用显著。榆林市已经规划大面积发展沙地桑和生态桑产业。

  作为目前西北地区科研能力、研究水平最高的蚕业研究所,蚕桑丝绸研究所不仅是动科学院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学科的主要支撑,同时又承担“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安康综合试验站”和“学校石泉蚕桑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等科研和推广工作。

  处于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又是丝绸之路起点的陕西,在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面临重要机遇。为此,经历了春秋冬夏,酸甜苦辣的专家们,为了他们挚爱的事业依然在跋涉,因为他们坚信,路在脚下。

\
选育的果桑品种



上一篇:深化校企合作交流 搭建人才培养平台
下一篇:“西农模式”引领我国农技推广新路径

Copyright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版权所有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05001586号